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雙連埤-靈境隨記之三



『每一次在台上,這個時刻,就覺得自己真的非常的幸福。能夠這麼平安的,然後這麼溫暖的,在這邊享受這一切美好的音樂啊,或者是故事。因為在此時此刻...就是世界上有很多角落裡面,還有很多人,他們沒有時間,沒有精神,也沒有多餘的力氣,像我們一樣享受這些。他們可能還在為自己基本的生存在奮鬥,有些人的身體還在流浪,有些人的心...也還在受苦。可能放大自己的失敗再過本來快樂的每一天。』....From 陳綺貞 太陽巡迴演唱會 Talking+失敗者飛翔。

在雙連埤的睡眠是淺淺的,睡了一陣子然後就會醒過來。眼睛看見的是黑暗中略帶著一點從外面漏進來的燈光,耳朵聽見的是青蛙們求偶的合唱聲。可能因為剛睡醒腦袋還不清楚,所以意識是空空的。沒有開心,沒有痛苦,沒有感動,沒有想法,沒有憤怒,沒有快樂,沒有情緒,想法地就這樣坐在沙發處一種是視覺上的寂靜與聽覺上的歡鬧交融在這一刻的當下。

大學時我回去南崁找以前國中時我的班級導師,他當時送給了我一句話。『人生是不會有白走的路,當你走過了之後每一個經驗都會累積並轉變成你未來的養分。』

在黑夜當中我忽然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其實是因為有體驗過許多的喜怒哀樂,許多人不管是好是壞的對待我,甚至從一開始的信賴到最後的背叛,或是從誤會到化解到互相信賴,從不被理解轉到認同想法到支持。

許許多多的事情本就不可能盡人意,我也不可能去改變別人的想法。所以只能從自己開始轉變,但這轉變有的時候其實是充滿壓迫與不愉快的感受。但也因為這樣所以更能夠讓自己成長。

在黑夜散步時,由於顧忌著最近雙連埤有人放生眼鏡蛇,而蛇晚上會找溫暖的地方待著。曬了一天的柏油路面正是夜晚蛇所喜愛的場所。所以就算去作夜間探索也不敢離生態教室太遠,每一步都要藉著微弱的燈光慢慢的前進,有的時候踩到樹枝啪吱一聲都會讓我很害怕是不是踩到了青蛙。一開始我穿著我的鞋子,在柏油路上大部前進。但後來我想要用自己的腳來感受地面脫掉鞋子時,我馬上就發現這根本是給自己找麻煩。我隨便一踩就有刺刺的樹枝,甚至種子就這樣卡在我的腳皮上,而且蠻痛的。

我感覺我們平常被科技保護的好好的,所以我們對於環境周圍的狀況一點感覺都沒有。因為我們有科技調節小範圍的生活環境,於是我們便失去了去發覺在附近有什麼地方涼爽,什麼地方溫暖的動機,在科技有辦法的地方雖然不清楚原理或影響是什麼,但我們知道只需要一顆按鈕按下去我們就會得到希望的狀況。

脫掉鞋子遇到的狀況也是這樣,光著腳走路會踩到刺刺的東西,那是因為我並沒有注意到地面上的狀況就貿然踏下去。所以才會弄痛自己的腳。所以被刺到了之後,我的動作開始變得慢慢的,先看好地面,確認沒有危險及異物才慢慢地把腳移動到那個位置,也不要馬上踏上去,先慢慢地用腳感受地面,真的覺得可以了,才把重心移動到腳上,換另外一腳前進。反覆這樣的動作其實很耗時,我一步大概都需要花個十秒左右。所以短短一段柏油路就花了三十分鐘去體驗及感受這個路面的狀況,所幸並沒有遇到眼鏡蛇,才能夠平安的在這邊跟大家分享探索的感想。

就如同昨天在臉書上所寫得「正因為弱小,所以我們如此美好。」
因為弱小,所以便有了在乎事情的動機,也因此更能夠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與狀況。

在黑夜我想起在宜蘭這段期間給我力量及支援的朋友們

新竹李懿宣老師幫我繪製旅行中的旗幟,
荒野新竹兒教的夥伴安東尼借我登山背包,
荒野台北兒戶的夥伴尾巴借我大小刀具,
荒野宜蘭分會及雙連埤生態教室提供我住宿的地方,
荒野宜蘭綠活圖的夥伴遊民幫我準備番刀,萬用刀,防水背包,蜘蛛爐,雨衣,繩子及簡易帳篷,
荒野宜蘭分會的秘書雅玲開車接我到分會,幫我添購一些需要的物資,
荒野雙連埤生態教室的專職高大哥每天晚上煮晚餐時總是體貼地把我的份量也煮進去,
荒野雙連埤生態教室的專職倩玉幫我請夥伴莊大哥帶我從分會到雙連埤,也幫我把所買的東 西載來山上,
荒野宜蘭分會的夥伴賴老師跟我分享許多從未想過的事情與宜蘭雙連埤所發生環境故事,
荒野宜蘭分會副分會長賴公與燦哥的招待
還有家人雖然對我在做的事情感到不安但依然體諒我並給予支持

匯集了很多很多的善意,所以這次靈境探索才能夠成行。
我很幸福。

靈境探索就在今天劃下句點,感謝大家的善意

在這邊我想跟大家討論我們是否可以一起作些什麼事情?
我想到的事情是我想成立一個環境教育教案交流的社團
讓一起想推廣環境教育的夥伴們有個空間可以分享彼此的教案
目前也只是個構想而已,所以有興趣的朋友請填寫最下方的表格
我們可以一起討論該怎麼去讓這個社團逐漸成型並且發揮它最大的功用
感謝大家


2012年6月19日 上午10點23分
顯堂/龍蝦 敬上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雙連埤-靈境隨記之二


手寫下的總是比坐在電腦前打的多了些感覺。
不過要我只是按照本子裡面紀錄的心情重新打一遍又覺得太過作業化了。
所以總是用本子記下當時的心情,然後在Blog重新整理當時的心情化成文字表達出來。
原本預計在昨天晚上更新的隨記之二,因為跟著雙連埤的夥伴去友人家做客小酌了幾杯而無法開車回雙連埤,只好今天再更新,外面的天氣霧霧的,道路施工的工程車傳來引擎的聲音與柏油的味道讓我覺得不舒服,想要脫離這樣的氣味。去靈境呼吸新鮮的空氣與感受水所帶來的能量。但是總覺得應該先把昨天的心情寫完才不會一次寫兩天而寫不完,扯遠了~回到靈境隨記的主題來。

2012,06,15
背起了背包從生態教室用慢跑的方式移動到靈境去。急促的呼吸,沈重的腳步讓我感覺到體力大為退步。但調整呼吸與步伐後,總算是可以慢慢的以走的速度跑到靈境去。在雙連埤慢跑的感覺是舒服的,我曾經嘗試著在台北慢跑,或許是我挑的地點不對,吸到的都是空氣中所漂浮的污染所以越跑身體越不舒服。在這裡越跑精神越好,感覺呼吸雖喘但身體感覺到充沛的精力與能量,狀況絕佳。


走進靈境前有一段道路兩側生長著野薑花,不知道從哪來的念頭,我忽然從野薑花的莖部取了一片葉子下來。拿到鼻子前用力的吸著他的香氣,淡淡地優雅地香味提振了我的精神。捧起葉子仔細觀摩,交錯的紋路令我目不轉睛,感覺上今天才第一次真正地看見他一樣。我將葉子捲起來放入背包內,讓背包也能夠沾有一點這樣的氣息。以延伸這樣美好的體驗。

昨天只有在溪流的淺處,最深也只有到我的腰邊而已。今天想要去乳白色帶點藍的水域,根據以前的經驗我知道那樣的顏色代表深度比我身高還要深。我的身高約178公分左右,而這邊最深似乎可以到200~250公分左右。

我想要把身上的裝備擺在比較高的地方,就不像昨天一樣在進入溪流的地方就將身上的衣物換下。同一區塊的溪流深度並不一致,所以我在前進時水深有時候會一下子從膝蓋處變成到大腿處。我擔心短褲會濕掉而將褲子往上拉時,我獲得了我的第一個啟示。

『如果怕弄濕,就不該穿不想弄濕的衣服來到溪流中。』

雖然這似乎是廢話般的感覺,在當時卻讓我得到救贖。我覺得說道理是件簡單的事情,但是要真的對道理有所感覺,是需要機緣的。我一邊在腦中回味著得到啟示那一瞬間的感受走向高處,一面走一面注意落腳處是否有危險或是生物在。我嘗試盡可能地以最輕柔的方式踏在石頭上,放寬的心,緩慢的動作讓我對周圍的動靜更有感覺。與石頭上的色澤幾乎一模一樣不知名的蟲,在樹葉底下的蟲,被蜘蛛網掛在天空的樹葉。一切都是那麼的迷人與美麗。原本想說這個季節應該不會有人到溪流中而有了想要裸身探索的念頭,但還是擔心如果有人來的尷尬局面,只好把泳褲換上,將衣物放入背包當中。在準備要把衣服放入背包時,突然發現有一隻蛾的幼蟲躲在我的上衣上。橘帶黑點的身軀動也不動,就好像作壞事被大人抓到的孩子一樣。我從地上撿了一片葉子想要請他從T恤移到樹上才不會被我弄受傷。將衣物收入背包,換好泳褲後。我緩緩地從石頭上走下,一樣盡量輕柔地避免去傷害每一個存在。

進入溪流時,我在心中再次告訴溪流及所有的一切。
『我又來向大家請教了,希望不會打擾到大家。如果有冒犯之處,請給我指示,讓我得以調整我的行為。也希望大家能夠給我啟示,讓我能夠從自然運作當中獲得智慧,以擁抱我的困境與痛苦。』

於是我先用手舀水依序從雙臂,五官,脖子,胸膛,腹部,大腿,會陰處沾濕並洗淨,然後雙膝跪地坐入溪流當中,再重複雙臂,五官,脖子,胸膛。最後雙手撐地,將全身緩緩浸入溪流當中。

完成這樣的儀式之後,我慢慢地走向深處。忽然有個念頭提醒著我『水深,應該先練習如何從深處移動到腳踩的到的地方。』一開始我靠在石頭邊,抓著石頭的縫隙緩緩的前進。然後放開手,進入腳不及地的溪流當中練習著順著水流從深處漂浮至淺處的動作。第一次我覺得順著水流只要放鬆就好了,於是不謹慎的心情讓我在第一次練習當中受到了教訓,當時以為已經有落腳處卻踩了空,還好過沒幾秒水流就帶我進入了淺水區。第二次便不敢如此亂來,讓自己把腳縮起來維持著頭在水面上的姿勢,直到我的腳碰觸到了石頭為止。經過幾次的練習之後比較有抓到要領了,最後一次的漂流我恰巧卡在溪流的某一處中。我全身放鬆,但是因為石頭與身體的磨擦加上自身的重量讓我停在這個地方。

『每個在溪流中的事物都會被水所帶領著落到他理所當然的位置上』

這是我所獲得的第二個啟示,我心中充滿著歡樂,彷彿之前的煩惱與哀愁都是假的一樣。當下我突然能夠非常的放鬆且平淡地去看待我的難關與問題,覺得這些問題現在並不會讓我的心思感到痛苦。

準備好了之後,我抱著緩緩的心與動作慢慢地進入深水區。這幾天雙連埤的天氣下雨居多,所以水流比往常更來得急。也因為這樣當我被水流帶走時,幾乎在幾秒之中就能夠從深水區移動到淺水處。在即將進入的前一刻,我跟溪流與萬物祈求,希望如果某些區域對我目前的能力是危險的情況,請給我訊息。讓我能夠避開這樣的危險。默禱之後我便抓著石頭裂縫處進入了溪流的深水區中。

水流很急,所以我如果不抓著裂縫便會被沖走。水面下的視線並不清楚,於是每一個落手處都是以觸摸的方式去尋得的。在前進的過程中,看見石頭上的青苔與不知名的昆蟲在上面走動,也會看見蜻蜓與豆娘在附近飛來飛去。與水流對抗久了,便抓以手抓著裂縫處,全身放鬆順著水流飄,掛在溪流中待體能恢復一定程度之後再往前。覺得在溪流這麼有趣,看水的面上的紋路去判斷水底的狀況,看石頭旁的生態,以全身去摸索石頭的凹口看要如何前進,全身放鬆被水流帶走。

這些令我如此驚喜的事情,以前卻都沒有發現。但仔細想想以前到溪流中都是有所謂的任務或是目的在身,我必須顧著隊伍中的其他人,並沒有辦法讓我像現在以如此緩慢的腳步與放鬆的心情全心地照顧自己的感受去享受在水中的每一刻。

玩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每次到某一處時,我找不到可以前進的方法了。我想這正是溪流給我的訊息。一陣冷風吹來,我想是提醒我該上岸休息了。我便放開手讓水流帶我到上岸處去拿我的背包,恰巧太陽出來了。我便找個露出水面的石頭,在上面曬曬最近難得的太陽,拿著我的筆記本。把自然的啟示紀錄下來。身體與心靈都是暖呼呼的,真好!!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雙連埤 靈境隨記之一


多虧了生態教室,所以現在才能跟大家報告目前的狀況。

今天上山時天空一直飄著細雨,到了生態教室後,覺得先安置行李換上全身黃雨衣褲。就去生態教室附近繞了一圈,的確如月梅老師所言,找不到一處適合作為營地的地方。在天氣變晴朗之前就改住在生態教室裡面了。

倩玉也提醒說最近似乎有宗教團體在附近放生眼鏡蛇,還好...有生態教室作後盾。不過今天散步的時候並沒有看到蛇的倩影,希望一切順利。

今天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溪流旁待了一段時間,一開始泡泡腳,雖然覺得涼但不覺得冷反而覺得精神更好,於是就有股衝動想要全身浸泡在溪裡面。先從下半身浸入水中,感覺水的涼快與衝擊力,再來我先用手摩擦手與身體,等到我準備好了就全身浸入溪水中。很涼很涼,但是覺得有種醒過來的感覺。

我忽然從溪流中站了起來,在心裡大喊著:接受我吧!請接受我吧!!

也不知道是哪來的衝動讓我在心中如此的大喊,但我卻在每多久之後感覺到從溪流傳來一陣冷意,這冷意並不讓我畏懼,只是感覺到冷的感覺。接著又有一陣風從背後吹過來,而這次是一種溫暖的感覺。我想或許這就是一種被接受的表示吧!!

我用手掌舀起了水,弄在眼睛上,祈求自己能夠真正的張開眼,看見原本視而不見的存在。弄在耳朵上,祈求自己能夠真正的張開耳朵,聽見原本聽而不覺的存在。弄在五個觀感所在處,希望自己能夠更加敏銳地去面對更多事情,並且能夠擁有智慧,妥善地面對任何考驗,不因一時的恐懼而失去自我。 

我坐在溪流中的某顆石頭上,想著屬於我的課題與難關。我還是不知道問題怎麼解決,但是我就覺得因為被接受所以我好多了。

穿上雨衣,原本不覺得冷的身體,反而開始冷。奇妙的是剛剛在水裡面都不覺得冷。走回生態教室的路上,我昏昏欲睡,一邊走著,一邊回味剛剛在溪流中的感受。忽然一瞬間看見天空五隻白鷺鷥飛過,一道線畫過去,讓我一時之間忘了所有疑惑與煩惱,就待在原地欣賞著他們飛行的模樣,直到他們消失在視線盡頭為止。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隨想]走著走著...


「才華不是你在這世界上最後一個讓人記得你的東西,而是在你的才華背後 你的心留下些了什麼。」...取自影片


      影片當中張懸哭得泣不成聲,擁抱著公主(陳珊妮)時,我頓時想到在蟻四基結訓純如給我擁抱時將頭埋進她的肩膀淚流不止的自己。結訓是件開心的事情,但是在當下突如其來的情緒當中並不只是喜悅,而是蘊含著之前內心當中默默承受的喜怒哀樂一起衝進我的心跳中,讓我一時潰堤而從眼睛流出我未曾透露出的訊息...

      我不是個有才華的人,但我絕對是個幸福的人。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有很多很多的人支持著我,鼓勵我讓我有力氣繼續努力下去,但同時我自己也違背了很多關心我的家人所提出的期待與忠告,婉拒了家人想要幫我安排的公司,婉拒了家人想要以他們熟悉的方式為我而安排的路...

      走環境教育這條路...親人們對我在這樣一條路感到擔心與不安。畢竟以親人們的領域來說...這是一條全然陌生的領域,對於33歲這個年紀來講,在他們的33歲時都已經是穩定工作、穩定家庭、教養子女的年紀了,所以我非常清楚家人們的愛與擔心。沒有成家,至少經濟生活需要穩定,但而剛脫離協會體制的我就有如正在蛻殼(甚至還在蛹當中)尚未穩定、也未成形...目前的收入感謝不嫌棄我的朋友幫我介紹活動,讓我接接活動糊口為生。

      接受與違背這麼多人的善意,這條路...我更會堅持地走下去...希望最後能夠讓所有關心我的人感到驕傲...我向我往生十幾年的爺爺與萬物祈禱,祈求當我走偏時,請給我引導...讓我有能力發現自己的愚昧與錯誤,讓我一直擁有勇氣走在我所相信且正確的道路之上。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講座參與心得]大家一起來哈原吧!!! Suming 跨越語言隔閡的音樂夢想彈唱會

舒米恩suming
【Kayoing 美少女】*1

【KAPAH 年輕人】*1


        看著以上兩首跟主流完全扯不上關係的MV,如果不看畫面,搞不好還會誤以為是泰國來的舞曲。但是這兩首輕快的電音歌曲都來自台東都蘭阿美族的孩子Suming*1以母語所創作的歌曲。而裡面動作顯得生疏的年輕人們,都是Suming在都蘭的弟弟妹妹們*2,這並非是省成本的舉動而是希望能夠多帶給他們一些機會。有機會就提拔弟弟妹妹們,讓他們能夠為自己的文化而感到驕傲。

        「文化就是要能用」,Suming也並非一開始重視阿美族的傳統文化,而是在大學時期同學問他會不會什麼關於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技能,Suming便回想起自己會竹編,這是在小時候阿公叫自己跟著一起做時所學起來的。傳統的竹編的方式融合了外界視覺上的設計產生新的也因朋友放置網路上去販賣受人喜愛而有了一筆收入,讓Suming感受到自己所學得的傳統技能的確對自己有所幫助。

  在回都蘭的時候,發現網咖將外界的許多訊息逐漸帶入都蘭的年輕世代當中,弟弟妹妹們喜歡跳街舞,如當時最流行的韓國舞曲Sorry sorry、Nobady,於是就自己創作了一首阿美語電音舞曲Kayoing(就是開頭的MV影片)

  一開始跟唱片製作人提及這首曲子時,製作人覺得不如編成國語舞曲賣給溫嵐或是蔡依琳比較好。於是Suming就自己去找一些攝影的朋友們自製了這首Kayoing的Mv。拍好之後被國際影音交流活動所邀約前往參展,而放台灣的Mv時就選了Suming所做的Kayoing。因此這隻Mv就在業界傳了起來,後來經過兩年半左右傳到製作人的耳邊,於是Suming再度提起想要製作全母語的創作專輯,這次終於獲得公司半信半疑的支持下而推出了第一張母語專輯[Suming / 舒米恩首張個人創作專輯]。

  Suming提及吳寶春老師不是原住民但應用了小米酒來製作米釀荔香麵包贏得在法國所舉辦的世界盃麵包大師賽冠軍。魏德聖導演也不是原住民,將原住民的歷史結合電影拍成了賽德克巴萊。原住民的文化資產在現代都沒有用,因為沒人告訴他們怎麼在現在用,政府的幫助只是把老人家的話及物品透過田野調查紀錄下來後把「覺得有價值的」保存在書籍或博物館裡,而某些覺得不重要的就讓它自然消失掉。以前自己有阿公可以教他竹編,可是現在的弟弟妹妹們似乎已經沒有那個環境可以教他們了。文化資產應該要結合現在的趨勢與技術來使用,東西就是要「用」,要讓這些孩子們能夠接觸傳統文化並且去用。於是Suming就運用自己在圖騰樂團時期所賺到的一點錢及辦系列演唱會*3所得來舉辦Pakalungay青少年傳統技能訓練及教育活動。

  從2012海邊的孩子演唱會介紹中得知Pakalungay是阿美族語,是指12~18歲的青少年,亦指這個年齡層的組織,是阿美族很重要的教育養成中心。隨著年代改變,現在的國中、高中學校漸漸的取代了Pakalungay,在每年阿美族豐年祭開始的前一週,舉辦Pakalungay部落青少年傳統技能訓練營隊,不收費的讓每位部落的孩子們一起參加,共同累積美麗文化。他們會在這裡共同生活,由部落長老及哥哥姊姊們教導敬老尊賢,學習歌舞、雕刻、編織、做菜、灑網、捕魚...,讓美麗的傳統得以留下來。

  這是我覺得Suming最令我所感動的地方,像Suming這樣子願意在自己的資金並不充沛的狀況下為了文化的傳承而憑著自己的能力去賺錢來教育部落的弟弟妹妹們。在現代這個什麼都用經濟思考的社會當中,能夠擁有這樣的想法並且去實踐的人,實在是非常非常的難得。但這樣的用心卻也有長輩看不見其價值及重要性就對Suming說不要再辦了,但Suming一辦就是五年。每年都不間斷,持續地為部落文化傳承及青少年們的未來所努力。在Suming的Mv[Tonfor 鈴鐺]當中,就記錄著一些Pakalungay的畫面及想法。與其說這是一部Mv,更像是一個簡單的紀錄影片。他也自己拍了Suming東GO的影片共六集來介紹都蘭的土地與文化,讓大家更加認識都蘭。

  人的視野,其實取決於他的文化經歷及生長環境。現在的教育是一種掠奪競爭式的教育,我們習慣用數字來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在學校用成績、名次的數字,出社會後看收入、存摺的數字。但數字無法表現出一個人的品德,也無法表現出好與壞。社會的和諧並非來自於聰明的腦袋,而來自於一顆善意的心靈。願意行動,就能夠逐漸從我們自身的環境開始改變,而不會只是空談。Suming的音樂與行動,值得讓我們去想想,在這個冷漠的社會環境當中我們除了冷眼旁觀責怪政府貪污腐敗、財團嚴重剝削以外,為了這個環境做了些什麼?有什麼是我們可以開始動手去做的!!而面對這樣的環境潮流我們除了抱怨以外,到底又能夠做些什麼呢?當我們在口中喊著愛台灣時,我們到底愛著台灣的什麼?我們又認同台灣的哪裡呢??或許值得每一個朋友都可以想想。

  最後就以[Tonfor 鈴鐺]這個Mv來作為結尾,新專輯即將於也請大家繼續支持這位不只有好聲音,更有好心腸的原住民文化傳承工作者、演員、導演、詞曲製作人、歌手等多功能的創作者Suming。

Suming的近期活動:
1.5/1~5/10 【2012海邊的孩子】舒米恩簽名衝浪板競標活動
2.0610.新歌搶聽會自由廣場國際演藝廳.
3.0630.阿米斯AMIS專輯全台開賣.
4.0705-0707.新專輯演唱會In The Wall公館
不定期談唱會-請見舒米恩個人網站行事曆






*1側拍紀錄




*2.據本人於講座分享時提到Suming是阿美族語木炭的意思,而Suming爸爸則是畚箕。小時候不喜歡自己的名字,長大之後才發現阿美族是母系社會,自稱男生是[嫁出去的禍水],所以男子為了要順利嫁出去所以就多以工具來取名字,象徵著好用有擋頭XD

*3.並非只血緣上弟弟妹妹而是在家鄉都蘭年紀較小的孩子,似乎在原住民思想中天地萬物均為大家所共享的,比較不會只照顧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而是大家會彼此照顧的一種共有社群關係。在2011Suming舒米恩【風Fali】演唱會當中就有安排都蘭部落的孩子們的舞蹈及表演。



*4.2007年圖騰樂團-拖鞋趴
     2008年個人舉辦-為部落青年而唱
     2009~2012年個人舉辦-海邊的孩子演唱會
     以下為每年的宣傳圖(缺2010年)
   




20120421 西門大河岸 海邊的孩子演唱會 - Suming 舒米恩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蝦想]虎媽戰歌讀後感,用心栽培與揠苗助長之間?


[蝦想]虎媽戰歌讀後感,用心栽培與揠苗助長之間?

虎媽戰歌這本書,最早是在誠品書店時看見封面時,當我看見封底介紹中寫著[虎媽認為,童年就是訓練期。對蘇菲亞和露露來說,這代表要上中文課、練習數學,每天還要練兩、三小時樂器(連出門度假也不間斷,週末時練習時間還要加倍)]。光看見以上的文字就讓我以為這又是一個所謂成功的人寫出一本恐嚇家長,強調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卻從未看見有多少的孩子根本連終點都跑不到的書。後來得知這本書成為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榜,TIME雜誌為虎媽戰歌做了個報導,也在美國當地引起一陣東西方教育的差異性的討論風潮*1,我就對這本書產生了好奇心,倒底是怎樣的內容,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或反思呢?但對當時的我來說也並沒有這麼強烈的動力讓我想要馬上去借到這本書來看。這本書也就漸漸被我淡忘在記憶當中了。
直到最近要去台北車站附近的台北市立圖書館長安分館借書時,當我走進大樓的電梯準備要按下圖書館樓層的按鈕時,才注意到當天長安分館休館。當我失望地從圖書館走到車站時,想到之前在火車站月台入口處旁邊發現全自動化的借書站,就想說跑去找看看有沒有自己有興趣的書。在借了「邊界的」、「一位位移民的告白」、「我的小革命 永續生活」、「如果上班族讀了杜拉克思考就會不一樣」之後,恰巧在陳列架上看見了虎媽戰歌。抱著姑且一看的心情就按下了書籍編號,拿了這本曾經因為我的偏見而放下的書,放進了我的背包。

這是一個媽媽、兩個女兒、兩隻狗的故事。這個故事原本要說的是中國父母教養小孩比西方父母高明之處。然而後來說的卻是激烈的文化衝突、一閃而逝的光榮滋味,以及一個十三歲孩子是如何挫掉我的銳氣的…from 前言

這個前言就已經將整本書說明完畢,一開始是虎媽以童年時期雙親對她的教養方式為基礎來對待自己的孩子。虎媽的爸爸-虎爺的原則是「絕對不要抱怨、找藉口。學校就算有什麼事看起來不公平,只要加倍努力,表現再好一倍,證明自己的實力就好。」;而虎媽的媽媽-虎嬷的原則是「好酒沉甕底。」,虎媽將其解釋成「一定要拿第一,這樣才有可以謙虛的本錢。」*2

於是虎媽為蘇菲雅與露露兩個孩子訂了十條絕對不準她們去做的事情。
一、        去別人家過夜
二、        參加朋友聚會
三、        參加學校話劇演出
四、        抱怨不能參加學校話劇演出
五、        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
六、        自己選擇課外活動
七、        任何一科成績低於A
八、        沒有每一科都拿第一,除了體育和戲劇以外
九、        彈奏鋼琴或小提琴以外的樂器
十、        不彈鋼琴或不拉小提琴*3

看起來這個家庭感覺上並不是孩子的快樂天堂,第一~三項遏止了孩子的社交圈,第四項壓抑孩子的情緒。第五、六、九、十項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性,第七就是標準的成績取向。在現代重視孩子自主學習及快樂學習時,虎媽還在使用中國傳統方式管教她的兩個孩子。這本書的確是相當能夠引起大家討論的。除了以上十項禁止之外還有以下七大原則:(一)學校功課永遠最重要;(二)A-就是壞成績;(三)孩子的數學程度必須超前同學兩年;(四)絕對不能在公開場合讚美自己的孩子;(五)孩子不認同老師或教練的看法時,永遠要站在老師或教練那邊;(六)孩子獲准參加的活動,只限於那些最後可以捧回獎牌的;(七)而且捧回家的非是金牌不可。*4

        在這樣的嚴法之下是虎媽一顆求好心切及為孩子尋找名師讓孩子更能夠成長茁壯。並相信孩子必定能夠因勝利而獲得成就感。虎媽並不期盼孩子能夠馬上懂得她的用心良苦,也寧願扮演著黑臉的角色去刺激(亦或是逼迫)孩子往更高的境界邁進。在書末蘇菲亞與露露都對虎媽表示感激之意,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並不是來自於理性而是自然而然的互動關係所慢慢建立的。嚴苛的表面之下蘊含著與孩子互動,並真情交流的一面。才能夠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虎媽的情感與愛。    白臉容易,黑臉難。我想沒有人會捨得讓自己心愛的孩子痛苦。在書裡面虎媽提到他對於家裡面養的狗只要會一些簡單的事情就心滿意足了,但對於自己孩子的表現卻總是覺得還可以更好。堅持自己的想法,與孩子爭吵,孩子與自己彼此放聲嘶吼,虎媽如同傳統的中國父母一樣給予孩子加以更多的威嚇甚至羞辱,直到衝過了孩子的極限時,自己也被自己的堅持逼迫到極限時,最後因為擔心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毀壞,選擇了放下,讓孩子做選擇。

        回想起我們家對待我的方式也是亦然如此,老爸在我求學階段總是在嘴邊掛著說:「你頭腦這麼好,為什麼不好好念書呢?」,每當我聽見這樣的話語時,我總是不以為然的認為,我並沒有這麼喜歡念書,光念書又沒有用。但當我自己長大了之後,才注意到這句話下面他的想法是對我的能力的肯定與信賴,覺得我怎麼沒有好好自己的天賦而惋惜。但是我自己還是覺得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步調,我很愛你,但我並不想成為你腦海中的那個我。而是成為我自己。所以我自己在跟孩子對話的過程當中,我努力地把焦點放在孩子當下每一刻的表現,好的,誇獎,可以改進的,跟他分享我的看法。我覺得孩子往往不是因為你說得有道理而照你的話去做,而是因為愛你並在乎你的感受所以才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

現在台灣教育理論已經從三十幾年前的恨鐵不成鋼、不打不成器,嚴師出高徒的狀況演變成耐心引導、仔細聆聽並發掘屬於孩子的優點的走向。一個是以長者的角度出發,另一個則是由孩子的角度出發。兩者各有長處也不能說到底哪個好,但我想相同之處就是願意用心在孩子身上。我們似乎都在這樣的矛盾中成長及對待孩子。

嚴苛的磨練到底是屬於用心栽培,幫助孩子。還是揠苗助長,害了孩子?有些孩子因此在學業事業都成功,有些孩子因此喪失對學問的耐心與胃口。實在是很難去評判說到底怎麼對帶孩子才是最好的。唯有因材施教,不只關心孩子學習狀況也能夠看見孩子心裡面的狀況,才能夠完整的將大人的愛與期待傳給我們的孩子。

        最後要推薦天下文化總監兼總召集人 余宜芳為這本書所寫的序
在愛裡投降-關於虎媽的戰歌給大家做為結束,我非常喜歡這個序的標題「在愛裡投降」,非常精準地點出了虎媽威猛的外殼之下,所蘊含著那顆細膩又脆弱的心,與大家分享。

        書名雖然頗有殺氣,「虎媽的戰歌」說的其實是強悍無比的虎媽,最後在愛裡投降的故事。
  許多年來,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蔡美兒不斷被問:「妳是怎麼培育出這麼優秀可愛的兩個女兒?」終於,她提起筆,誠實,甚至稱得上「勇敢」地將一個性格堅強且自律律人的「虎媽」,如何以鋼鐵般的意志力教養兩個女兒與兩隻狗的過程,酸甜苦辣娓娓道來。
  誠實的代價卻不小。戰歌一出,震動全美外,引發國際注目,甚至出現情緒激動的美國父母揚言要對蔡美兒不利。許多並未看完全書,僅從媒體摘錄或報導中獲得資訊的讀者,激動地對蔡美兒大肆撻伐,特別是她一些明顯「政治不正確」的教養規則,例如:不准孩子去別人家過夜、參加朋友聚會、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成績低於A、不彈鋼琴或不拉小提琴。「她是控制狂、這種方法是虐待孩子、傷害孩子自尊心與自信心、這會養出不能獨立思考判斷的機器人----」各種攻擊一波波湧過來。
  然而,如果僅憑片段或斷章取義的資訊,大家很容易只看到她的嚴厲,看不見她又深又濃的母愛。只看到她對女兒們的高標準,看不見她一年365 天一天24 小時的陪伴與犧牲。只看見中國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價值觀;卻看不見一個母親最深切的信念:每個孩子都有天賦能力,父母的適時引導可以啟動正向循環,透過不斷自我挑戰,激發出孩子的自信與企圖心,發揮潛力成就未來。
  最重要的,全書後四分之一,虎媽在經歷最親近的妹妹與生死掙扎、小女兒露露的青春期叛逆後,終於了解:做為母親,她其實不必那麼掙扎那麼累。愛與紀律,不應該是一條鋼鐵織成的防線,而應柔軟可調整。每個孩子擁有不同的天賦與性格,何時該嚴格要求,何時該放手尊重,父母要有判斷的智慧。
  原書封面上,作者點出本書真正的主題:「這個故事原本要說的是中國父母教養小孩比西方父母高明之處。然而後來說的卻是激烈的文化衝突、一閃而逝的光榮滋味,以及一個十三歲孩子是如何挫掉我的銳氣的。」
  作者以一種坦率幽默風格,書寫她身為華裔母親,在美國如何「不合時宜」地堅持中國教養哲學,字裡行間不時透露透露出無奈與自嘲。例如「我下定決心,就算把命豁出去,也要教養出聽話的中國小孩(在西方國家,聽話這個字眼通常會讓人聯想到狗和種姓制度,然而在中國人的觀念裡,這可是美德)。
  露露走到屋外,一臉不服氣的看著我。 ------- 我不得不立即更改戰術;這一仗輸定了,何況我還有被兒福機構關起來的可能。
  我風馳電掣地改變路線,開始說好話、苦苦哀求、甚至不惜賄賂,要露露回到屋裡來。等到傑德和蘇菲亞回家時,只見露露心滿意足的泡著熱水澡,拿布朗尼蛋糕沾一杯冒著騰騰熱氣的棉花糖加熱巧克力吃。不過露露也低估了我。我只是在重新整裝罷了。戰線已經拉開,只是她還搞不清楚。」
  「很多人讀不懂我媽媽的幽默。」書出版後,小女兒露露接受採訪時說。大女兒則在《紐約郵報》撰寫公開信感謝她的虎媽:「我承認,擁有像你一樣的母親不是輕鬆的事,我也曾經希望可以少上一些鋼琴課,多和朋友出去玩。但現在我十八歲了,即將離開虎媽的羽翼,我很高興妳和爸爸用這樣的方式養育我長大----」在這封感性的信中,蘇菲亞最感謝的是,虎媽讓她體驗到用盡身心每一分力量、將潛能發揮到極限的美妙滋味,「即使我明日死去,我也覺得已活過110%的無憾人生,為此,謝謝妳,虎媽。」
  看完全書,也許你會發現,虎媽走過的中西教養價值觀的掙扎,你我其實並不陌生。台灣的父母們,何嘗不是在在矛盾中擺盪?一方面希望孩子快樂學習無負擔,一面又將小朋友送往各式補習班加強功課學習才藝?如果我們夠誠實,每個台灣父母內心,多多少少都隱藏著虎媽的影子吧!
  這不是一本傑出的菁英母親得意洋洋分享「成功」經驗的教養書,而是一個母親與兩個女兒透過寫作療癒的真實告白。我們不見得會認同虎媽的教養價值觀與某些極端的教養方法,但她走過的路,絕對可以提醒與啟發每一個父親與母親。


*1:相關報導

*2:虎媽的戰歌P.33
*3:虎媽的戰歌P.11~12
*4:虎媽的戰歌P.14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蝦想]誰說台灣沒有文化,一起打開文化眼吧! 地下鄉愁藍調讀後感

從人在柬埔寨的小鴨手上接過了一本名為【地下鄉愁藍調】,裡面記載著關於七O年代民歌文化崛起的紀錄,那是我們老爸老媽的年輕時代所發生的事情。當時的年代尚未解嚴,當局者從大陸遷移到台灣後一直以來就像是個飽受驚嚇的地扼殺所有可能會危害自己的火苗。所以你可能隨時因為自己無心的一句話語,不小心辦了一個活動,被密報或是讓當局者的爪牙連想到「統獨、左派、共匪」,結連著就是一連串的施壓與脅迫。
七O年代的初期,台灣剛退出聯合國,年輕人崇尚著搖滾文化,警察滿街追補長髮「嘻痞」然後抓進警局剃光頭,年輕人最時髦的去處是「野人」、「艾迪亞」、「稻草人」這些播放、演唱著搖滾樂的咖啡室。披頭的翻版唱片一張八塊五毛,牯嶺街的書攤除了可以挖到三O年代「陷匪」和「附匪」作家的禁書,還有美軍帶來的<<生活>>(life)畫刊,裡面登載著越戰實況、校園示威和年輕男女抽大麻的照片。保釣運動從台灣校園延燒到北美,而收音機裡震天價響、反覆播送的口號,是「莊敬自強/處變不驚」。*1
一九七六年,淡江畢業的菲律賓僑生李雙澤*2在一場演唱會上拿著可口可樂跳上台,忿然質問:我到過菲律賓、台灣、西班牙、美國,所有的年輕人都喝可口可樂、都在聽洋歌,請問我們的歌在哪裡?然後他在滿堂倒采中,唱起了<補破網>。「唱自己的歌」漸漸成為共識,結合了當時同仇敵愾的民族情緒、青年人的世代自覺、初初萌芽的鄉土意識和不假他求的原創精神,它們都是「民歌運動」早期最重要思想基礎。*3
一九七八年八月於榮星花園舉辦青草地演唱會的楊祖珺因當時的情治單位認為「戶外集會」&「群眾運動」劃上等號,繼而替她扣上「搞工運、學運、串連社運」的大帽子,遭到許多地騷擾和封殺。*4
或許在越壓抑的年代,人們越能夠有所感受與反思。表面上的行為可以壓抑,所以就算是處在如此高壓的年代當中,思想如同水泥地中的嫩芽,總是能找得到空間萌發生長。
現在的絕大部分的人被錢與生存逼迫著接受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而政府也被龐大的不良企業集團影響力而逐漸任其為所欲為,甚至被介入*5。越來越多的條例對企業有利,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父母需要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的生活而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我們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工作,卻不得不犧牲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時間以獲取更穩定更富裕的生活。
當我們生活感覺到空虛,整個環境營造一種你可以買XX來獲得幸福,有這個就有了幸福快樂且美滿的人生了。看著汽車廣告,上山下海,彷彿駕駛者擁有了整片大地與天空;載著家人出遊走向戶外,一家和樂,多麼美好的一個景象。但事實上仔細想想,在我們的童年裡面,沒車、沒電腦、沒智慧型手機、沒有很多現在舉手可得的東西,但我們依然過得很幸福。我們曾經擁有空氣清新的田間小路,我們曾經擁有全家團聚交流著彼此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晚餐時間。這些在以前如此理所當然的事情,也都變成如此難以成真的夢想。似乎眼中就是「先有錢,其餘的就再說吧~」。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關係演變成企業為了獲得客戶而訓練出來的sop,我在便利商店所聽到的歡迎光臨,遠不及我在傳統菜市場所聽到的謝謝與再見來的真實與親切。社會逐漸演變成「這麼做,別人會喜歡我,可以獲得更多利益。」的文化。一切都出於利益的考量,仔細想想從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真切能感受到什麼呢?
我想會認為台灣沒有文化,源自於現在的環境實在是過於惡劣讓我們無法看見過去的文化與驕傲或是導致我們根本就視而不見。我們儼然成為資本主義的信徒,什麼都以數字來計算。一坪土地有多少產值?如果不能賺錢,社會根本不在乎土壤涵養了多少生命。孩子的學習值多少分數?工作能賺多少錢?股票漲多少?年終有多少?文化產業一年淨值多少?家鄉的好景色該如何營造成觀光勝地?
生命中有如此多無法用可以言喻的美好,並無法被數量化。他只能夠用心去感受及體會。只是當我們已經被工作、被錢、被不良企業所洗腦,古老的智慧與文化並無法用在賺錢上時,我們對文化既不關心也不在乎。因此我們雖然擁有寶物在身旁但是卻渾然不覺。然後高喊著台灣沒有文化,是個鬼島
七O年代時,當時的年輕人以寫歌,唱出自己的對於這個世代的期待與無奈,那我們現在呢?如果讓我們自己來定義的話,我們現在是個怎樣的文化呢?文化是一種群體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習慣。我想台灣並不是沒有文化,只是現代人忘了回首過去,體會並發現這些珍貴的古老智慧與事蹟。但或許必須要等到適當的時機讓人們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文化,並親身體會。他們才會逐漸地開啟自己的文化之眼,發現並欣賞這塊土地上曾經綻放過的花朵,並挖開現在的水泥地給予小嫩芽生長、開花的機會,然後期待著百花盛開的榮景到來。
*1:摘錄於「地下鄉愁藍調」P.120
*3:摘錄於「地下鄉愁藍調」P.121
*4:摘錄於「地下鄉愁藍調」P.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