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蝦想]誰說台灣沒有文化,一起打開文化眼吧! 地下鄉愁藍調讀後感

從人在柬埔寨的小鴨手上接過了一本名為【地下鄉愁藍調】,裡面記載著關於七O年代民歌文化崛起的紀錄,那是我們老爸老媽的年輕時代所發生的事情。當時的年代尚未解嚴,當局者從大陸遷移到台灣後一直以來就像是個飽受驚嚇的地扼殺所有可能會危害自己的火苗。所以你可能隨時因為自己無心的一句話語,不小心辦了一個活動,被密報或是讓當局者的爪牙連想到「統獨、左派、共匪」,結連著就是一連串的施壓與脅迫。
七O年代的初期,台灣剛退出聯合國,年輕人崇尚著搖滾文化,警察滿街追補長髮「嘻痞」然後抓進警局剃光頭,年輕人最時髦的去處是「野人」、「艾迪亞」、「稻草人」這些播放、演唱著搖滾樂的咖啡室。披頭的翻版唱片一張八塊五毛,牯嶺街的書攤除了可以挖到三O年代「陷匪」和「附匪」作家的禁書,還有美軍帶來的<<生活>>(life)畫刊,裡面登載著越戰實況、校園示威和年輕男女抽大麻的照片。保釣運動從台灣校園延燒到北美,而收音機裡震天價響、反覆播送的口號,是「莊敬自強/處變不驚」。*1
一九七六年,淡江畢業的菲律賓僑生李雙澤*2在一場演唱會上拿著可口可樂跳上台,忿然質問:我到過菲律賓、台灣、西班牙、美國,所有的年輕人都喝可口可樂、都在聽洋歌,請問我們的歌在哪裡?然後他在滿堂倒采中,唱起了<補破網>。「唱自己的歌」漸漸成為共識,結合了當時同仇敵愾的民族情緒、青年人的世代自覺、初初萌芽的鄉土意識和不假他求的原創精神,它們都是「民歌運動」早期最重要思想基礎。*3
一九七八年八月於榮星花園舉辦青草地演唱會的楊祖珺因當時的情治單位認為「戶外集會」&「群眾運動」劃上等號,繼而替她扣上「搞工運、學運、串連社運」的大帽子,遭到許多地騷擾和封殺。*4
或許在越壓抑的年代,人們越能夠有所感受與反思。表面上的行為可以壓抑,所以就算是處在如此高壓的年代當中,思想如同水泥地中的嫩芽,總是能找得到空間萌發生長。
現在的絕大部分的人被錢與生存逼迫著接受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而政府也被龐大的不良企業集團影響力而逐漸任其為所欲為,甚至被介入*5。越來越多的條例對企業有利,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父母需要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的生活而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我們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工作,卻不得不犧牲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時間以獲取更穩定更富裕的生活。
當我們生活感覺到空虛,整個環境營造一種你可以買XX來獲得幸福,有這個就有了幸福快樂且美滿的人生了。看著汽車廣告,上山下海,彷彿駕駛者擁有了整片大地與天空;載著家人出遊走向戶外,一家和樂,多麼美好的一個景象。但事實上仔細想想,在我們的童年裡面,沒車、沒電腦、沒智慧型手機、沒有很多現在舉手可得的東西,但我們依然過得很幸福。我們曾經擁有空氣清新的田間小路,我們曾經擁有全家團聚交流著彼此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晚餐時間。這些在以前如此理所當然的事情,也都變成如此難以成真的夢想。似乎眼中就是「先有錢,其餘的就再說吧~」。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關係演變成企業為了獲得客戶而訓練出來的sop,我在便利商店所聽到的歡迎光臨,遠不及我在傳統菜市場所聽到的謝謝與再見來的真實與親切。社會逐漸演變成「這麼做,別人會喜歡我,可以獲得更多利益。」的文化。一切都出於利益的考量,仔細想想從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真切能感受到什麼呢?
我想會認為台灣沒有文化,源自於現在的環境實在是過於惡劣讓我們無法看見過去的文化與驕傲或是導致我們根本就視而不見。我們儼然成為資本主義的信徒,什麼都以數字來計算。一坪土地有多少產值?如果不能賺錢,社會根本不在乎土壤涵養了多少生命。孩子的學習值多少分數?工作能賺多少錢?股票漲多少?年終有多少?文化產業一年淨值多少?家鄉的好景色該如何營造成觀光勝地?
生命中有如此多無法用可以言喻的美好,並無法被數量化。他只能夠用心去感受及體會。只是當我們已經被工作、被錢、被不良企業所洗腦,古老的智慧與文化並無法用在賺錢上時,我們對文化既不關心也不在乎。因此我們雖然擁有寶物在身旁但是卻渾然不覺。然後高喊著台灣沒有文化,是個鬼島
七O年代時,當時的年輕人以寫歌,唱出自己的對於這個世代的期待與無奈,那我們現在呢?如果讓我們自己來定義的話,我們現在是個怎樣的文化呢?文化是一種群體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習慣。我想台灣並不是沒有文化,只是現代人忘了回首過去,體會並發現這些珍貴的古老智慧與事蹟。但或許必須要等到適當的時機讓人們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文化,並親身體會。他們才會逐漸地開啟自己的文化之眼,發現並欣賞這塊土地上曾經綻放過的花朵,並挖開現在的水泥地給予小嫩芽生長、開花的機會,然後期待著百花盛開的榮景到來。
*1:摘錄於「地下鄉愁藍調」P.120
*3:摘錄於「地下鄉愁藍調」P.121
*4:摘錄於「地下鄉愁藍調」P.106

沒有留言: